EN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公司青年教师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2.01.19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44118太阳成城集团积极推进团队队伍建设,先后有十名新教师入职,研究领域覆盖了全球变化、灾害监测、位置服务、卫星导航、航天测绘、时空数据处理、城市计算等诸多领域,为学院注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青年教师队伍,也为学科交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促进相互交流,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对2021年入职新教师的个人情况进行介绍。


  易永红,研究员。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专业方向为水文遥感。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蒙大拿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研究工作。2021年10月作为上海高层次人才加入太阳成集团。 主要研究方向为结合遥感观测和数值模型模拟、监测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碳循环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寒区特别是北极生态水文遥感的研究方法、成果、资源等方面已有比较系统的积累。已发表英文期刊文章25篇,包括在地学和遥感领域的顶级期刊The Cryosphere, Journal of Climate,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的多篇代表性论文,google scholar 引用次数>1000。曾获得多项NASA的项目资助,是NASA最新高寒区野外观测计划中雷达冻土模型发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先后被邀请为NASA地球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2013-2014)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极地科学项目部基金评委会委员,以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工作,并担任国际冻土会议分论坛和国际期刊专刊的召集人等。与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包括NASA/JPL, 南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哥德堡大学(瑞典)、清华大学等多个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安璐,副教授,毕业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从事冰川遥感技术学习研究近十年,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冰川遥感学家Eric Rignot教授,致力于机载重力数据反演算法开发及海洋和地形对冰川稳定性及历史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多项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研究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子课题(2021)。希望在加入44118太阳成城集团测绘学院的大家庭后,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方法和自身的地球科学研究背景,对全球变暖下冰盖的物质平衡、不稳定性对全球海平面的影响,冰冻圈多环境要素快速变化等科学问题,及提升我国在南极的综合影响力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宇洁,助理教授。2011年获得中南大学测绘工程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44118太阳成城集团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1年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2016年先后在加拿大女王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学。主要从事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及遥感与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5篇;申请专利1项。

  杨哲,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获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6-2010)、中国科学院大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10-2013)、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和研究助理(2013-2018)、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7)、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博士后(2018-2020)、获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2020-2025)。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与电离层空间天气交叉领域研究,在卫星导航信号电离层遥感和空间天气监测应用等方向,取得了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以主要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了PNT领域英文专著《Position, Navigation, and Timing Technolo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grated Satellite Navigation, Sensor Systems, and Civil Applications》。曾参与国家探月工程二期VLBI 测轨分系统介质修正任务、美国DARPA空间环境探索项目、香港研究资助局低纬电离层闪烁研究等项目;担任美国卫星导航学会3个系列会议(ION GNSS+、Pacific PNT、IEEE/ION PLANS)Session Chair等学术兼职;荣获ION GNSS+等杰出报告/论文奖提名5次;现担任GPS Solutions编委及Topical Collection "Influences of Space Weather on GNSS Operations”客座编辑。

  叶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至2018年获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士、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0年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航天测绘遥感与高分辨率卫星测图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和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John I.Davidson主席应用论文奖、全国高校GIS新秀等荣誉奖励,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3)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0)。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担任Photogrammetric Record期刊青年编委以及IEEE JSTARS期刊专刊客座编委,同时担任ISPRS J、IEEE TGRS等10余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梁鸿俞,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香港理工大学(硕士,博士)。从事卫星雷达干涉测量(InSAR)数据处理理论及地表形变精细监测的研究工作。拓展了时序InSAR 误差理论,探明了InSAR 相位成分时空特征差异及耦合关系,搭建了多元信号时空混叠的模拟仿真环境,提出了在信号混叠及法方程病态情况下的非参数模型化解算方法,发展了面向海量InSAR 数据的地表形变动态监测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海内外多个科研及工程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一作/通讯7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申请专利1项。获上海市浦江(A类)人才计划资助。担任IEEE TGRS/JSTARS/GRSL/Access,Remote Sensing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葛海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44118太阳成城集团(本科,博士,2009-2018)。2018至2020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参与研究下一代欧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Kepler)计划。获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主要从事导航卫星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全球导航卫星、低轨卫星精密轨道钟差解算,提出了低轨卫星增强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LeGNSS),研发了一套完整的从星座模拟到高中低轨卫星联合解算轨道钟差最终到用户实时高精度定位的仿真软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核心参与建设iGMAS(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北斗分析中心和创新研究与应用中心;发表论文15篇;担任IEEE TGRS/ASR/TGSI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陈秋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德国洪堡学者。2011年获得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44118太阳成城集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学位;2016-2017年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2017-2018年卢森堡大学博士后;2018-2020年德国波恩大学洪堡学者。2020年1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引进回国。长期从事卫星重力反演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相关成果发表论文近40篇。建立了一系列Tongji重力场模型,优于国际同类模型,被国际重力场模型中心ICGEM收录,近3年全球下载量超2700次。主持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44118太阳成城集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力卫星项目,44118太阳成城集团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首批示范项目。核心参与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任中欧下一代重力卫星计划NGGM、国际组合重力场服务COST-G和国际太空与地学ISSI等工作组核心成员。

  黄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客座教授,ISPRS IJGI 副主编。2018年8月-2021年2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交通部工作,任规划师(负责交通大数据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7月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地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获得加拿大瑞尔森大学GIS方向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中南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科学和计算社会科学。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探索和揭示人类复杂时空行为模式,研究城市事件和社会事件的产生机理和时空传播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与城市系统的交互机制。服务于社会感知、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等。  
  张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IEEE高级会员。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长期从事雷达干涉测量(InSAR)数据处理算法及工程,地球地表作用监测及空间变量要素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探索InSAR相位成分的耦合规律和可模型化的时空特征并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和高可靠性的时序InSAR数据处理体系。目前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 ,指导博士生5名,主持国家和香港研究基金项目5项,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为多个遥感专业期刊编委及审稿人。